2)第1082章 国事之争_大国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领了进去。

  “徐阁老,陛下在玄修,还请稍等片刻!”冯保从里面出来,对着进来的徐阶小声地说道。

  没多会,身穿蓝色道袍的圣上出现。

  嘉靖看过已经摆在案上的那份奏疏,便知晓徐阶的来意,先是冷哼一声,沉着声音地询问道:“徐阁老,大明的财政当真如此窘迫了吗?”

  在语气中,明显透露着浓浓的不满。却不知是对财政情况的不满,还是对吴山的行径的不满,或是这两者皆有。

  “皇上,此事恐怕得问高尚书了!”徐阶上前,当即将高耀推到了台前。

  若是在以前,这些事情嘉靖不会召来户部尚书,而是直接询问于严嵩。只是现在高耀就在眼前,自然不会舍近求远。

  高耀感激地望了一眼徐阶,这果真是一个好盟友,而他早做准备,上前当即一本正经地道:“启禀圣上,大明的财政是紧迫一些,但其中因由并非一言能概之。不过,吴尚书之言实为危言耸听,微臣认为事情远远还没到祭坛停工的地步?”

  “此话怎么说?”嘉靖的眼睛微微一亮,语气平缓地问道。

  徐阶将这一幕看在眼里,深知这里深藏着一个小游戏。

  圣上不仅要独断专行,更要一个好声名。他总会摆着一位明君的风范,而下面的人必须按着他的愿意行事,且还要将所有的责任都揽到身上。

  严嵩为何能够伫立于朝堂二十年而不倒,正是因为他一直按着圣上的愿意行事,且将很多的骂名主动揽到了自己的身上。

  高耀同样研究了嘉靖二十多年,这时迎着嘉靖的目光,显得忠心耿耿地回答道:“皇上,只要再拖两个月,夏粮运到京城,一切都能够迎刃而解!”

  徐阶听到这番话,心中却是暗暗地叹了一口气。

  且不说,新米运到京城要费不少时日,两个月时间怕是不行。这九边的军饷、兵粮、官员俸禄等都需要用钱,到那时更不可能将钱挤给这帮底层勋贵。

  高耀这一番话,根本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到如今,大明的财政是入不敷出,若是继续丁吃卯粮,最终只会是无粮可吃。

  如果事事都盯着新税上,最终肯定让到大明的财政越陷越深。

  另外,此次拖欠这帮勋贵的禄米远不止区区一万两,这一万两只是那帮勋贵当前所要求的数量。而若再拖两个月,那他们索要的必定不再是区区一万两了。

  当然,他虽然能够看到这些问题,但却深知此刻应该闭口不言,不可逆圣上的愿意而行。

  “嗯,那就依高尚书所言,此事再拖上一拖吧!”嘉靖满意地点了点头,便是打定主意道。

  虽然他心里亦清楚,这并非一个好的解决方法,但他扩建天坛的计划断然不可中止。现如今,只能是“听从”高耀的提议,将事情再拖一拖,由夏粮来填这一个窟窿。

  事情到了这里,却没有就此了结。

  徐阶却是睥了高耀一眼,而高耀又是上前,显得一副忧国忧民的模样拱手朗声道:“皇上,吴尚书在士林拥有极高声望,而今日之言过于危言耸听,且如此草率上疏,恐引其他官员争相效仿,此举有卖名之嫌。”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