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55章 想要创业_动力之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科院电池研究所和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那边有相关的技术储备,你可以过去问问,能不能花钱从他们那边买相关的技术,或者干脆与他们一起合伙创业。”

  “中科院和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有相关的技术储备?”丁若烟有些惊讶:“那他们怎么不自己做电池?”

  她确实是有些无法理解,一块移动电话的兼容电池就要4000多块啊,一年不说多,卖上3000块电池,那就是1200万的营业收入,这样丰厚的收入,难道他们还不满足?

  再说了,以中科院和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这样的关系,哪怕直接跟邮电部合作,那也没问题吧?

  陈耕笑了笑,说道:“你也在体制内,难道你不清楚国内是什么情况?相关的技术研究出来了,单位和研发人员拿去评个奖,接下来这项技术就被丢到资料室里去了,谁还管这项技术的产业化?

  而且,研发是一回事,具体的产业化又是另外一回事,先不说以国内财政在科研方面的投入现状,让这些科研单位能不能拿得出这么一笔创业资金,就算这些科研单位咬咬牙能够挤出这么一笔资金,如果成功了,相关人员能得到多少好处?而如果失败了,这个责任谁来承担?”

  “……”

  丁若烟顿时默然不语。

  她知道陈耕说的没错,一方面,国内的科研与产业界脱节,研发的贵研发,生产的归生产,科研界研发某个技术,更多的就是为了证明“外国能够做到的,我们华夏人也能做到”,至于做到了之后呢?

  没了!

  太多的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如何将国家投入了许多资金研发的这个项目尽快产业化、如何让这个项目为国家出口创汇以及改善人民的生活,似乎并没有什么人关注,除了那些国家制定的项目之外,科研和生产这两者就好像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

  另一方面,因为要将有限的资金用于发展经济的缘故,也因为我们的财政收入太低,导致国家在科研领域的投入不足,从上至中科院到下至地方院所的国内各大科研机构的科研资金都十分不足,有些科研院所的财政拨款甚至连维持人员的基本工资都难以做到,在这种情况下,就更不用说将科研成果产业化了,那根本不可能,单位里拿不出这么一笔钱。

  而且,就算是能够咬咬牙从牙缝里挤出这么一笔资金,也没有人愿意冒头,一则是科研院所里上哪儿找商业方面的人才去?再则也是大家都不愿意担责任;如果失败了,以后在单位里还不得被戳断脊梁骨?

  所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丁若烟其实知道,我们国内其实有很多技术储备,但就是没办法向产业领域转化,另一方面,国内的实业界还不知道国内有相关的技术,只能每年花费大量的外汇从国外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