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6章 上课_动力之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耕与嘉陵厂合作的那个摩托车项目他是知道的,虽然双方的合作还没有正式开始,但据自己所知,费尔南德斯送到国内进行测试的那批摩托车却得到了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的高度评价,更有专家表示费尔南德斯的摩托车发动机的技术水平领先国内最少四五十年——这么说其实也没错,国内最典型的摩托车:长江750边三轮上面那台摩托车的技术,就是德国三十年代的摩托车发动机技术,迄今为止可不是已经有四五十年了么。

  陈耕愿意拿这个项目与国内的企业合作,并且还有相当比例的出口份额,更别说还有他们正在推动的二手车拆解项目,人家陈耕真的已经做的仁至义尽了,再提其他的要求也确实是有些过分。

  “老弟,看在咱俩的交情上,你能不能给我透个底,你觉得这个项目到底怎么样?”犹豫了一下,丁海军低声问道。

  “什么意思?”陈耕一时有点没反应过来。

  “您觉得……这个项目最终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

  明白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陈耕立刻明白,其实丁海军这个搞外交的也不怎么看好这个项目了,只是擅长于外交工作的他,对于经济方面并不擅长。

  有心想要推辞,可看到丁海军眼里的恳求,陈耕想了想,还是低声说道:“丁老哥,我就这么一说,在不在理的您也就这么一听,咱们就当是喝茶吹牛。”

  丁海军连连点头:“没错,咱们就是在闲聊天、吹牛打屁。”

  “我了解到的情况,之前你们和德方的谈判进度是:整个基地年产15万辆汽车,其中5万辆是面包车,不在出口之列,也就是说,这个基地年产10万辆轿车,其中60%用于出口,我说的没错吧?”

  “是,德国人原则上已经答应了。”

  陈耕立刻反问:“那德国人为什么又放弃了?”

  “因为……”

  “我不知道德国人心里怎么想的,我直说我看到的、了解到的情况,”陈耕打断丁海军的话:“首先一点,据我对华夏情况的了解,贵国根本凑不出能够满足这么一个庞大的汽车产业基地所需的工人。”

  丁海军有些接受不了陈耕的这番话,忍不住辩驳道:“陈先生,您话说的绝对了吧?我们华夏有几千万的产业工人。”

  “是,我承认这一点,”对于丁海军的辩驳,陈耕并不反驳,但他只是一句话,就让丁海军彻底愣在了当场:“但汽车生产是一项对工人的知识文化水平要求比较高的工业生产活动,你们难道能够从国内各大企业当中抽调出几万名符合要求的工人——可能很多人还是他们所在单位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