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11章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_动力之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们准备和东南沿海的一些兄弟省份对接一下,介绍大家去沿海省份的工厂去打工。”

  在说这些的时候,刘大亮的表情十分的坦然,他认为自己已经尽力了。

  事实上,刘大亮能够想到组织这些失去了土地的工人集体去东南沿海省份的工厂去打工,在这个时代而言确实可以用“殚精极虑”四个字来形容了,别看若干年后东南沿海的那些工厂被骂作是血汗工厂,可在1994年的今天,能去东南沿海省份的工厂去打工,对于云贵川等西部经济困难地区的年轻人来说有着莫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在过年的时候,看着自己的同龄人衣着光鲜、兜里穿着四五千乃至五六千的工资回来,不知道羡慕坏了多少当地的小年轻们。

  每一年,当这些在外打工的年轻人衣着光鲜的回来,不但当地的媒婆会纷纷踏门,给大家介绍对象,那些家里有适合出去打工的年轻人的人家,也会想方设法的让这些又在外打拼经验的同乡带自己家的孩子一起出去闯闯——在农村,除了好好学习、将来考大学之外,其他的真的没什么好的出路的,可考大学又哪里是怎么容易的?

  陈耕知道这个时代的国情,自然也就明白刘大亮在思考这件事上确实是费了一番脑子,可这不是陈耕的风格,他轻轻的摇摇头,迎着刘大亮惊讶的目光,陈耕说道:“故土难离,说到底,这个项目也是我占了这些农民的土地,让他们没地方吃饭,才不得不出去打工,说起来还是我对不起他们,最好的办法,还是能够就地安置他们。”

  刘大亮一摊手:“如果能够就地安置当然好,可问题是,怎么安置?”说到这,他看了陈耕一眼,试探着道:“后者,您可以多占一片地,顺便搞个工厂?”

  如果忽悠着陈耕想办法在当地在落下一个工厂,山城方面可就赚大发了,市W市Z府两套班子的领导能笑的后槽牙都露出来。

  “建个工厂吗?倒也不是不行,”陈耕皱着眉头:“问题是搞一个什么样的工厂才能安置的下这些可能平均文化水平还达不到小学毕业程度的人?”

  刘大亮眨了眨眼睛,试探着问道:“您的意思是,您可以投资,可不知道投资什么?”

  “这个……我对你们巴蜀地区这边的情况不是特别了解,所以……”

  陈耕点点头,变相承认了这一点。

  对于陈耕来说,投资建厂不是问题,问题是建设的工厂生产什么呢?自己从事的都是一些很有技术含量的行业,当然,流水线上的工作也不需要什么太高的学历,但问题是这些需要安置的农民兄弟,多数都是三四十岁以上的人,而工厂需要什么样的人?

  十七八岁到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至于原因?就是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学东西快,手眼灵活,身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