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66章 说动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武装。

  黄立极为首的内阁之所以能够默认崇祯对军制进行改革,主要还在于总参谋部掌握在孙承宗、袁崇焕、茅元仪等出身文官系统的官员手中。

  而总参谋部对于野战军的掌控,不仅仅符合了大明以文御武的传统,还解决了京营腐化之后,大明中枢对于边镇武力无法压制的窘迫境地。

  自嘉靖朝之后,大明朝廷对于边镇武将的处置,只能是依靠中枢传统的权威和其它地方实力派进行压制。比如宁夏兵变,朝廷便只能调辽东军去镇压。辽东有变,又只能从宣大调兵,至于朝廷控制的京营,则只能放在京城充充门面而已。

  这种状况显然是不正常的,不管是皇帝还是文官都试图重整京营,以恢复中央对于地方武力上的震慑,但是京营的组织体系实在是已经烂透了,小打小闹根本无济于事,而大动干戈又要得罪诸多在京营得利的勋贵势要,因此一直无人能够整顿京营。

  崇祯登基之后,不惜得罪勋贵,也不惧京营兵变闹事,硬生生的把京营士兵裁撤了大半,然后招募京畿附近的农人,建立了一支新军。

  对于这只新军,刚开始大家都是不看好的。主持训练新军的不是什么将门子弟,而是一些各边军中不得志的中下层军官。这些人既无家学,也无人脉,想要训练出一只强军,总是让人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新军名义上的主官又是从南方水师调过来的败军之将,据说连续败给了一群海盗,如果不是皇帝下诏招抚了这群海盗,这位新军主官估计都要革职查办了。

  不过大明上下对于新军的轻视,随着去年的丰镇之战和之前的石门之战的两次胜利,终于有了些许改观。

  而原本对于新军并不以为然的辽东明军,现在也开始隐约担心起自家的地位来了。

  虽然去年朝廷下令改变了辽饷的名称,并废除了辽人守辽土的政策。但是实际上镇守辽西的军队,还是以关外的辽人为主。而变换了名称的辽饷,依然还是拨付给辽西军队为主。

  但是朝廷对于镇守辽西军队的优待,是建立在辽东军能打,能够防御住后金军队入侵的基础上的。

  如果辽东军既不能打,又不能防御住后金军队绕道入侵,只能守住辽西走廊,保护自己驻地的话,朝廷还有什么理由对辽东军队继续优待下去呢?

  凭借着丰镇和石门两战,阻挡后金入侵的军队,从原本只有辽东军才行,变成了新军似乎更有战斗力一些。

  要是朝廷狠下心扩建新军,那么原本应当供给辽东军的辽饷,显然就要被截留下来供应新军了。

  在这种关系到切身利益的选择上,想要立下功劳盖住新军的锋芒,也就成了这些辽东将领的必然选择。

  不管是张春还是满桂,都无法抵抗这些辽东将领想要立功的请求。若是当面的后金军队依然战意高昂,这些将领大约还会犹豫一二。

  不过根据吴襄带回来的蒙古俘虏,知道对面的鞑子军队已经开始紧张的撤军之后。夺取三屯营,获得解救遵化首功的诱惑,顿时煽动起了这些明军将领的情绪。

  本就有意于进军的满桂,最终还是决定听取了吴襄的建议,多派哨探,然后直接出击三屯营城,不再等待祖大寿军的汇合了。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