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03章 路边老农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

  朱由检不由温和的对他说道:“老丈不要害怕,我只是路过这里,看到此处风景一时欣喜,才叫你过来询问一二,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这位农夫虽然还有些胆怯的缩着脖子,担也点了头点了头说道:“还请贵人问话,小人知道什么就说什么。绝不敢隐瞒贵人。

  朱由检仔细想了想才问道:“我刚刚经过这里时,发觉田地都里种的大都是海外传来的玉米、红薯,还有一些大豆。我就想问问,这玉米、红薯的产量,同原来的高粱、谷子相比,每亩可多得多少?”

  这位老农并没有认出自己面前就坐的是大明皇帝,他以为这大概是京城那家的公子到乡下来解闷来了。

  崇祯的和颜悦色,终于释去了这位农夫心中的惧意。而崇祯所提出来的问题,也正好在他解答的内容之一。

  因此,他想都没想,便脱口而出的回答了崇祯的疑问,“我家的田地不肥,往年种谷子和高粱最好的年成,也就每亩能收100斤上下。

  倒是这玉米、红薯产量要高一些,去年隔壁村种的玉米大约收了150斤一亩,红薯是300多斤一亩。而且玉米杆子还能喂牲口,红薯叶和藤既能当粮也能当菜,比高粱好吃。因此今年我们这好多人家,都种上了玉米和红薯。”

  朱由检想了想便问道:“老丈家里有几个人,有几亩田?这每年打的粮食够吃么?”

  老农曲着手指算了算,才开口回道:“我家6口人,一个老妻,一个儿媳,一个儿子,两个孙子,自家有10亩田,还租了赵东家20亩地。去掉税赋和田租,一年勉强能混个肚饱。

  只要别像去年那样旱的厉害,朝廷要是能待我等再宽松些,别派到往辽东运送军粮的重役,那日子还能过的下去…”

  站在亭外的梁用吉甚为诧异的听着,皇帝同这位老农絮絮叨叨的聊天,问些家长里短的事务。他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毕竟除了几个较为出名的清官之外,大明朝的官员是懒得去了解,什么民间疾苦的。

  就算是那几位清官,他们也不会如此和颜悦色的同一位老农坐在一起聊天。守在亭外的梁用吉,不自觉的挺直了自己的身体,似乎感觉外面的太阳也没这么热烈了。

  聊了快一个小时,朱由检才结束了这场谈话。他摸了摸口袋,却发现自己什么也没带,于是便叫来了亭外的梁用吉,从他那里取了一块银元过来。

  朱由检同老农握了握手,然后把这块银元放在老农手心说道:“耽误了老丈这么久,这点钱请你喝一杯酒解解乏。你且放心过日子,这输送军粮到外地的重役,暂时是不会有了。”

  老农甚为犹豫,他颇想拒绝,但是又有些不舍的握着这块银元。不过朱由检并没有同他继续推来让去,说完便转身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