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5章 科举改革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种事,都已经是轻车熟路了。

  黄立极急忙回道:“陛下圣明,时至今日科场之试,大多成了考生迎合主考官的文字游戏,凡是符合主考官口味的文章,即便是再空洞无物也能取中。

  反之,即便是文章内容再有新意,但是不合考官心意的文章就完全没有出头之日。

  是以今日之科举,非是为朝廷取士,乃是为考官收门生。长此以往,朝中门户之见便日趋激烈,而真才实学者反倒是流落于朝堂之外。”

  随着黄立极发声支持皇帝,徐光启、郭允厚、施鳯来等阁臣也纷纷响应赞成了皇帝的意思。

  此前还在犹豫的张瑞图、钱谦益两人,看到这种状况也勉强出列发声赞成了皇帝的主张。

  刘宗周、韩爌、袁可立等人虽然没有直接反对,但是都开口请求崇祯说明,要如何对科举内容和考试方式进行调整。想要知道崇祯对科举考试调整的想法后,再进行否定。

  等到这些官员们的领袖都发表完了意见,朱由检才思量着说道:“朕觉得首先从院试开始改,首先要增加华夏历史和地理方面的内容,身为大明士子,总不能连自己祖宗的历史和自己家乡的地理方位都弄不明白。

  历史方面就以《中国简明历史读本》为考试用书,至于地理方面便以燕京大学编制的《大明地理初级课本》作为考试依据。

  此外乡试、会试、殿试的考试都要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由考官的意见作为评分标准,也就是原来的考试内容。另一个部分则是以官定教科书的内容为答案,包括四书五经、历史、地理和其他杂学在内。

  前者作为主观题,占40分;后者作为客观题,占60分。两者合并起来,满分就是100分。今后朝廷取士便以分数论高下,杜绝某些人利用科举考试打压学术异见考生,或是进行营私舞弊。”

  崇祯的话语顿时让一些想要反对的官员闭上了嘴,《中国简明历史读本》是钱谦益的新作,这本历史读物一反钱谦益过往在史学上,汉宋兼采,注重考信的治学思想。

  这本书不仅采用了白话文书写,力求市井中人都能理解其中的意思,且采用了从左往右的书写格式,用标点符号进行断句,并采用了版画作为插图。

  看起来这不像是一本严谨的学术典籍,倒像是一本市井流行的通俗小说。而书中的内容,也一反以往著书者以自己的观点来删选事实,从而佐证自己的观点的方式。

  钱谦益的新作,基本上采用了较为中立的立场去描述了朝代的更迭。虽然里面一样掺杂了崇祯的政治观点,但是已经极大的削弱了个人的感*彩,一般人已经很难察觉到,作者个人的立场了。

  由于把如此长的时间跨度内发生的事件,融汇在一本300多页的书中,这本书自然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