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9章 战时大本营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时大本营的设置,同之前的前敌指挥部作用大同小异,兵部和内阁难道会接受,我们这样掩耳盗铃的更改计划吗?”

  朱由检微笑着说道:“如果内阁和兵部不认可,朕不介意亲自前往大同,指挥这场战事,想来朕亲自统帅这些军队出征,应当不会再有这样的流言蜚语了。”

  孙承宗同自己的几位部属、学生对视了一眼,终于沉默了下去。阻止林丹汗吞并右翼蒙古各部,安定大明西北边疆,在战略意义上对大明非常重要。

  为了让大明不至于在西北和辽东两处同时出现两个敌人,孙承宗不得不默认了崇祯的处置方式,他没办法为了保护自己的名声,就避而不受出征西北的御命,让大明陷入到两面皆敌的困境中去。

  确定了崇祯对这场战事的坚定心思后,会议室内的参谋人员们顿时抛弃了有的没的想法,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战时大本营机构人员的选拔上去了。

  在孙承宗的推荐下,袁崇焕欣然出任了幕僚长一职,他对于这个任命感到非常满意。毕竟他很清楚,老师孙承宗年老体衰精力不济的情况下,他这个大本营的幕僚长才是这场战事的主要决定者。

  传统上一向把五军都督府压得死死的兵部,在兵部尚书王在晋常驻山海关之后,大部分的权力都被总参谋部所架空了。袁崇焕甚至发觉,如果他能够接任老师参谋总长的位置,已经完全可以同兵部尚书分庭抗礼了。

  而制定了众多军中条例的茅元仪出任了大本营参谋长,第一处从总参谋部及陆军军官学校共选拔了5人,第二处6人,第三处19人,第四处7人,地形测量科25人,共计62人。

  简单的讨论之后,一个战时大本营的基本雏形就确立了。这其中大部分军官都没有指挥过1000人以上的作战,按照皇帝的说法,这场战争就是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学员们的毕业考试。

  他希望通过这场战争,能够获得一些有用的经验,和挑选出合格的指挥官出来。

  解决完了战时大本营的指挥机构设置问题,朱由检这才对着孙承宗说道:“现在已经是6月中旬了,辽东及蓟州的军队大约会在7月初抵达京城,然后在7月中旬抵达宣府,8月初赶到大同。

  林丹汗现在正忙着征服归化城附近的部落,而顺义王等右翼蒙古部落的首领,也正召集收拢被林丹汗打散的部众。

  如果林丹汗想要收拢军队,并找到顺义王等人驻扎的地方,没有一两个月也完成不了。

  也就是说,这场战争最早应该会发生在8月中旬左右。而根据归化城往年的气候,10月下旬-11月初,当地的气温就会降到零下。

  比起习惯了草原气候的蒙古人,寒冷的天气将会大大增加我们的后勤供应,这显然对我们不利。

  那么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