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5章 心思不宁的郑贵妃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难,不过朱由检只是变了变脸色,就恢复正常的神情说道:“典籍这种东西吗,只要找一找总是会有的。”

  郑贵妃顿时了然了,这位少年皇帝居然是在拿传说忽悠自己。她顿时沉下脸色说道:“陛下难道不知,外朝这些文官最擅引经据典。

  陛下就算拿一本典籍在手,能否更改亲王出藩后不得入京的规则尚未可知,更何况现在陛下手中还没有典籍。

  以老身看来,陛下还是不要去招惹那些外朝的文官了,也让老身和福王继续过些安稳的日子吧。”

  朱由检并没有被郑贵妃的拒绝而变得丧气,他坐直了身体小心观察着郑贵妃的表情说道。

  “朕听说民间有过这么一句话,路要一步步的走,饭要一口口的吃。引经据典同外朝文官们辩论,想要让他们同意福王叔父回京任事,自然是机会渺茫。

  不过想要让福王叔父先回京待上一段时间,朕倒是觉得不是什么为难的事。只要福王叔父回到了京城,再谋求其他发展才有机会不是吗?”

  郑贵妃同样仔细打量着崇祯,看着一脸诚恳表情的崇祯,她实在是看不出这位少年现在是否言不由衷。

  沉默了一会之后,她才谨慎的问道:“不知陛下有什么办法,能让常洵回京看看老身。”

  朱由检胸有成竹的分析道:“文官们能用来反对福王叔父回京的手段:不过是一个联合上疏,借亲王出藩后不得回京的祖制反对;再一个便是煽动民间舆论,言福王叔父回京乃是有不轨之心罢了。”

  郑贵妃顿时坐直了身体,对着崇祯点了点头说道:“不错,这些文官翻来覆去就这么两招,但是天下百姓还就是吃他们这一套。士林风潮煽动起来之后,文官就会以此为借口,阻止陛下行事了。陛下对此可有什么对策吗?”

  朱由检笑了笑说道:“朕倒是有个方法,不过就是要让福王叔父破点财了。”

  郑贵妃神色不变的问道:“陛下有什么妙策,不如说来听听,也让老身一解疑惑。”

  朱由检沉吟了会便说道:“其实说起来也不是什么妙策,本朝以忠孝治天下,祖宗制度再大也大不过一个孝道。

  昔日西晋李密上陈情表,而武帝哀其伤。朕以为,王叔不如请人仿陈情表之意而用之,请求入京侍奉皇祖郑贵妃余年,以顾全母子之情,此之谓出师有名矣。”

  郑贵妃的神色终于有了小小的激动,“如此这般,那些外朝文官们就会同意吗?当初他们要求先皇放常洵出京就藩,可没在意过孝道啊。”

  看到郑贵妃终于忍不住自己的情绪之后,朱由检的表情更为柔和了,他继续平和的说道:“此一时,彼一时。昔日皇祖尚在,皇考大统之位摇摇欲坠,所以不得不让福王叔父之国。

  而今帝位名分已固,皇祖郑贵妃又年迈,王叔回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